高馬特帶你走進懸掛系統
高馬特帶你走進懸掛系統
一輛完整的汽車一定是由多個不同的部件組成的,所有的部件中除了發(fā)動機是重要的部分之外還有就是車內的懸掛系統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不同的車型所對應的懸掛系統也是不一樣的。但所起到的作用和安裝的位置都是一樣的,懸掛系統是安裝在車身與車輪之間,并與路面相接觸而達到某種效果的一種方法。行駛的路面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說是個未知數,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路段是怎樣的,在平順的路面上還好,當你在顛簸的路面上行駛時既不能硬碰硬,更不能完全隔絕,那么這時可以用到的辦法就是給汽車安裝懸掛系統,它可以很好的解決車與路面兩者之間所產生的矛盾。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路面的起伏和汽車本身的變化造成的顛簸感歸根結底就是能量的問題,當地面的能量大于車本身的能量時車內的人就會感覺到顛簸感,反之則不會。很多事情既不會憑空產生,更不會憑空消失,能量也是如此。能量的形式是可以相互轉換,它是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的形式。
汽車的懸掛系統就是指由車身與輪胎之間的彈簧和避震器所組成的整個支持系統,起到了對車身的支撐和減振的作用,利用車輪與車架之間的力緩沖由路面不平造成的沖擊力,并衰減因此而造成的震動。懸掛系統的結構主要包括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三大部分構成。彈性元件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現在鋼板彈簧是比較少用了,對于高級轎車而言則是采用空氣彈簧比較多。懸掛系統的這三大部分是相輔相成的,重要的是導向機構,它負責限制車輪的走向,讓車輪最大程度的與地面接觸。
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兩者之間的差別在于獨立懸掛左右兩個車輪之間沒有硬軸剛性連接,每一側車輪的懸掛部件只與車身相連;而非獨立懸掛則正好相反,兩個車輪間不是相互獨立的,之間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獨立懸掛質量輕,左右車輪間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提高車輪的地面附著力,不過獨立懸掛存在結構復雜、成本高、維修不便的缺點;非獨立懸掛結構簡單、成本低、強度高、保養(yǎng)容易、行車中前輪定位變化小,但由于其舒適性及操縱穩(wěn)定性都較差,多用在貨車和大客車上。
常見的汽車懸掛系統的種類大概有四種非獨立懸掛較為簡單,有整體橋和縱臂扭轉梁兩種,其中整體橋也稱作硬軸式懸掛,而縱臂扭轉梁的別名則有扭力梁式、拖曳臂式等。具體布置也會有略有不同,比如有些會加入防傾桿,或使用瓦特連桿。獨立懸掛中最常見的是麥弗遜式懸掛,它的變種連桿支柱懸掛常出現在日韓中小型車的后軸上。而雙叉臂懸掛在高級別車型、SUV的前懸掛以及跑車上較為常見。多連桿式懸掛更多出現在高級車型的后懸掛上,少量注重操控的車型也會采用多連桿前懸掛。